香港情況
香港銀屑病的病發率約為0.3%,較西方國家2至3%低。銀屑病,又稱為「牛皮癬」,普遍發病年齡為20至30歲及50至60歲,但此病也有機會在任何年齡發病,男女患病比例相若。
甚麽是銀屑病?
銀屑病是一種慢性皮膚疾病,並不是傳染病。
一般健康人士的皮膚細胞每3 - 4 星期更換一次,但銀屑病患者的皮膚更換過程只需3-7日。由於皮膚生長速度過快,導致皮膚細胞積聚,產生銀屑及相關皮膚斑塊。
銀屑病嚴重程度因人而異。部分患者的皮膚可能只出現輕微不適,但一些患者的生活質素,可能因銀屑病而大受影響。
銀屑病症狀
- 乾燥
- 出現銀白或灰褐色鱗屑
- 鮮紅或深紅色的疹塊(疹塊的邊界分明)
- 患處分佈一般非常對稱
- 患處大多集中於容易受摩擦的部位,例如手肱、膝蓋及腰間
- 頭皮會出現紅斑及容易產生頭皮屑
- 指甲會出現小點狀凹陷、變得粗糙、變形及變厚
銀屑病的影響
患者有機會出現或引致以下疾病:
- 關節炎症狀(~50%的銀屑病患者有此情況)
- 心腦部血管疾病,包括心肌梗塞、心臟衰竭和中風
- 抑鬱症
- 其他免疫系統疾病,如發炎性腸病
銀屑病的成因
雖然現時醫學界對銀屑病的成因還未有完全的理解,但估計銀屑病是與身體的免疫系統出現問題,錯誤地攻擊患者的健康皮膚細胞有關。另外,銀屑病也有可能與家族遺傳有關。
銀屑病的症狀亦有可能因爲某些誘因,例如藥物,皮膚受傷或感染而變得嚴重。
治療銀屑病
1. 外用類固醇
- 用於治療輕度至中度嚴重銀屑病
- 類固醇能有消炎作用,減緩皮膚細胞的生成和能紓緩痕癢
- 類固醇藥膏可分為不同「強度」,視乎銀屑病的嚴重程度,醫生會為患者處方合適強度的皮質類固醇藥膏
- 使用皮質類固醇藥膏時,只需把少量藥膏薄薄地塗在皮膚上,所用的分量足以覆蓋受影響皮膚部位即可
- 患者應根據醫生指示使用皮質類固醇藥膏,增加使用藥膏的次數,不但對病情沒有幫助,還可能引起副作用
2. 維他命D衍生素
- 用於治療輕度至中度嚴重銀屑病
- 通常與類固醇藥膏一起使用或作爲類固醇藥膏的代替藥物
- 能減緩皮膚細胞的產生,並具有消炎作用
3. 外用免疫抑制劑
- 能抑制免疫系統,有助消炎
- 通常用於對外用類固醇無效的患者
- 外用免疫抑制劑可用於治療皮膚較爲敏感的患處,例如面部、皮膚褶皺位置等
- 開始使用藥物時,治療位置的皮膚或會感到灼熱和痕癢,但這些症狀通常 會在一周內得到改善
4. 焦油
- 一種治療銀屑病的「古老」方法
- 焦油治療銀屑病的作用原理至今仍未清楚,但它可以減少患者皮膚鱗屑數量、紓緩痕癢及有消炎作用
- 焦油本身的氣味十分重,並且容易弄髒患者的衣服和床上用品
- 有時候會與光學治療結合使用
5. 含地蒽酚藥霜
- 有效抑制皮膚細胞的生長
- 副作用少
- 但現時為較少被使用的藥物
6. 光學治療
- 透過紫外線(UV)的能量,局部抑制過分活躍的皮膚免疫系統
- 有效治療如銀屑病等的發炎性皮膚病
- 治療期間,醫生會根據病情逐步增加紫外線的能量
- 不適合用於孕婦或年紀較小的兒童,以及有光敏性疾病,例如紅斑狼瘡或皮肌炎的病人
7. 系統性藥物治療
- 用於治療中度至嚴重程度的銀屑病
- 常用藥物包括口服維他命A及免疫系統抑制劑
- 維他命A能改善因銀屑病變厚的疹塊;而免疫系統抑制劑能調節過分活躍的免疫系統,改善銀屑病的病情
- 服用維他命A期間,女患者不能懷孕,因維他命A會有可能導致胎兒出現先天性缺陷
- 口服藥物治療的療程一般較長,治療期間,醫生會定期監擦患者身體各種血指數及功能,確保患者沒有出現嚴重的藥物副作用
8. 生物製劑
- 藥物以皮下或靜脈方式注射
- 能中和體內部分跟銀屑病相關的發炎因子(如TNF、IL-23、IL-17等),從而穩定活躍的炎症,同時能避免過分壓抑正常的免疫系統
- 用於對其他治療沒有反應,或不能使用其他治療的嚴重銀屑病患者
- 生物製劑能增加患者受感染的機會,患者在使用藥物期間,需注意個人衛生,如出現任何感染症狀,應立刻告訴醫生